Phone: Email:

广西大学官网网站

2023-12-06 21:23:47 50
招生电话:0771-3232999
电子邮箱:zsk@gxu.edu.cn


广西大学概况

(数据截止20221231日)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广西大学1928年成立于梧州,1939年成为国立广西大学,首任校长是被誉为教育界“北蔡南马”和“一代宗师”的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李四光、陈望道、李达、陈寅恪、梁漱溟等一大批名家大师曾在这里任教。1952年,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广西大学”校名。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拆分到19所高校。1958年,毛泽东主席批准广西大学恢复重建。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并被教育部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建高校。2022年,继续入选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2.14万余亩,其中,本校区面积4550.7亩,广西亚热带农科新城(农林动科研教学实验基地)1.69万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00余万平方米。下设26个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5091人、全日制研究生13046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118人,来华留学生及港澳台生956人,各类在读继续教育学生40449人。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346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4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60人,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6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9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一级学科38个,2022年招生本科专业66个,其中35个专业按15个大类招生。现有1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广西一流学科,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化学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生物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平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以及45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学校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279所高校及学术机构签署了学术合作交流协议,与东盟十国96所高校及学术机构合作交流密切。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大力实施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打造领军团队及创新人才队伍,推进产学研结合和成果转化等九个方面的创新举措,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近年来,王双飞院士主持的“造纸与发酵典型废水资源化和超低排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和“大型二氧化氯制备系统及纸浆无元素氯漂白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获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1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郑皆连院士领衔的“大跨拱桥关键技术研究团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团队奖牌,主持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第16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获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IBC)最高奖——乔治•理查德森奖,获2020年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2021年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青年教师谢斐作为唯一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以“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为题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Nature)发表研究成果,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自然》发文的历史性突破。2006年以来,学校获得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6项,获广西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项,广西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5项。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1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建成实验教学中心25个,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获得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认定1门,获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学校入选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工作50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一等奖,捧获“优胜杯”,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全国金奖1项等。

面向未来,广西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心怀“国之大者”,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发达广西,复兴中华”的办学宗旨和“勤恳朴诚”的校训,大力弘扬“创新创造、奋勇争先、全面一流”的广西大学“双一流”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争创一流十大工程,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服务广西、贡献西部,扎根八桂大地的中国特色双一流大学,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首任校长

“一代宗师”马君武

 

 

“种树如培佳弟子,卜居恰对好湖山。”这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马君武先生在广西大学任内撰写的一幅对联。正是怀着这种为壮乡培育佳弟子、为八桂输送栋梁才的雄心壮志,马君武先生与他的一批同道者于1928年10月创办了广西大学。从此,首开了广西高等教育的先河。马君武先生为广西大学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两度出任广西大学校长(1928.10—1936.7;1939.9—1940.8)。

马君武(1881-1940),1881生于广西桂林恭城县,名和,原名道凝,字厚山,别署贵公,号君武。著名教育家、科学家和民主革命家。中国第一位留德工学博士,中国同盟会第一批盟员,上海中国公学、大夏大学、广西大学第一任校长,曾任同盟会执行部书记长,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府秘书长,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和临时参议院参议员、交通部部长,广西省长,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抗战爆发后任最高国防会议参议及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被誉为“一代宗师”、教育界“北蔡南马”。

马君武自幼苦学,后考入广西体用学堂。1901年自费赴日留学,初与梁启超办《新民从报》,旋追随孙中山革命。1903年,入日本京都大学学应用化学。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马君武为首批盟员,参加起草同盟会章程,被选为执行部书记长,并任广西主盟。1906年回上海创办中国公学,次年赴德国入柏林工业大学学冶金,获工学学士学位。辛亥革命前夕回国,出任《民立报》主笔,呼号革命。参与创建中华民国,推选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民国始元,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和临时参议院参议员,参与起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失败后再赴德国入柏林农科大学,稍后兼任波鸿化学工厂工程师,于1915年获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16年回国,任军政府交通部部长及广州石井兵工厂部工程师,1921年任非常大总统府秘书长,同年出任广西省长,次年遭“自治军”袭击,夫人彭文蟾中弹殒命,马君武随即通电辞去广西省长职务。

1924年,马君武任上海大夏大学校长。次年受冯玉祥、段祺瑞的邀请,随孙中山到北京商谈国是,又被北京工业大学聘为校长,还短期担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1926年3月,段祺瑞政府枪杀和平请愿的学生,发生“三·一八惨案”,马君武为此愤而辞职,仍回大夏大学任校长。

1928年,应新桂系主政的广西当局邀请,回广西创办广西大学,任校长。1932年兼任两广硫酸厂厂长。1937年抗战爆发,任最高国防会议参议及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9年,马君武复任国立广西大学校长,次年病逝于任上。噩耗传出,惊动高层,学界震悼。中共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通过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持送挽幛祭奠,学术名流翁文灏、竺可桢、萨本栋及上海大夏大学等也都拍发唁电。

马君武是著名科学家,一生译著颇丰。主要有《物种起源》、《达尔文》、《民约论》、《弥勒约翰之说》、《税赋论》、《代数学》、《矿物学》等。

马君武还是诗人,著有《马君武诗稿》。他的诗,以鼓吹新学思潮和爱国主义为特色,总是洋溢着乐观、光明的基调。如民国初肇时,马君武写下《京华早春》抒发雄心壮志:“山深三月犹微雪,林密长宵觉峭寒。图籍纵横忽有得,神思起伏渺无端。百年以后谁雄长,万事当前只乐观。欲以一身撼天下,须于平地起波澜。”


马君武题写的校名



马君武的题词


 

马君武亲撰的校歌

 


马君武与孙中山先生


 


桂林良丰马君武先生墓


现任领导
  •                                                                                                                                                                                                                                                                                                                                                                                                                                                                                                                                                                                                                                                                                                             
    王乃学    
    党委书记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    
  •                                                                                                                                                                                                                                                                                                                                                                                                                                                                                                                                                                                                                                                                                                     
    韩林海    
    党委副书记、校长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    
  • undefined                                                                                                                                                                                                                                                                                                                                                                                                                                                                                                                                                                                                                                                                                                                           
    马少健    
    党委副书记    
        负责学校党委、行政日常工作,党建、组织、宣传、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统战、党校、乡村振兴工作,综合协调、督查信访、法治、审计、行健文理学院转设工作。    
        分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校务督查办公室、法律事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中共广西大学委员会党校),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委统战部,机关党委,审计处,行健文理学院(转设过渡)。    
  • undefined                                                                                                                                                                                                                                                                                                                                                                                                                                                                                                                                                                                                                                                                                                                           
    金顺南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主持学校纪委全面工作,协助书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协助校长负责监察工作。    
        分管纪委办公室、监察室、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委巡察组。    
  • undefined                                                                                                                                                                                                                                                                                                                                                                                                                                                                                                                                                                                                                                                                                                           
    马献力    
    党委副书记    
        负责学生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体委、校友联系等工作。    
        联系轻化工程与先进制造学科群及相关学院。    
        分管党委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校团委,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友总会、教育发展基金会。    
  •                                                                                                                                                                                                                                                                                                                                                                                                                                                                                                                                                                                                                                                                                                             
    宁旭初    
    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财经、后勤服务、基建工程、校园规划建设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实验教学与实验装备、招标采购等工作。    
        分管财务处,后勤基建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    
  •                                                                                                                                                                                                                                                                                                                                                                                                                                                                                                                                                                                                                                                                                                             
    冯家勋    
    副校长    
        负责本科生、研究生教育教学与学位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学生创新创业,留学生教学、招生。    
        联系现代农业与大健康学科群及相关学院。        
        分管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心,研究生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    
  •                                                                                                                                                                                                                                                                                                                                                                                                                                                                                                                                                                                                                                                                                                             
    刘向    
    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安全稳定、保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疫情防控,工会、计划生育,离退休、关心下一代,图书信息、档案等工作。    
        分管保卫处(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离退休工作处,工会,图书馆(档案馆)。    
  • undefined                                                                                                                                                                                                                                                                                                                                                                                                                                                                                                                                                                                                                                                                                                                   
    夏国恩    
    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校办产业、大学科技园建设,继续教育、教育培训,农科新城建设等工作。    
        联系应用经济学与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及相关学院。    
        分管中国—东盟研究院、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研究院,广西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研究院,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广西牧草工作站)。    
  •                                                                                                                                                                                                                                                                                                                                                                                                                                                                                                                                                                                                                                                                                                     
    田利辉    
    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加强“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新阶段新背景下的中国—东盟经济问题研究课题等工作。    
        联系先进思想与文化传播学科群及相关学院。    
        分管君武文化研究院,配合分管“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办公室。    
  • undefined                                                                                                                                                                                                                                                                                                                                                                                                                                                                                                                                                                                                                                                                                                    
    肖建庄    
    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科研管理、学术期刊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港澳台事务,国际教育等工作。    
        联系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学科群及相关学院。    
        分管科研院(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学院。    
  • undefined                                                                                                                                                                                                                                                                                                                                                                                                                                                                                                                                                                                                                                                                                                                   
    梁恩维    
    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部区合建、对口支援,高等教育研究,教育数字化和智慧校园建设等工作。    
        联系数理基础学科群及相关学院。    
        分管发展规划处(“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信息网络中心(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    
  • undefined                                                                                                                                                                                                                                                                                                                                                                                                                                                                                                                                                                                                                                                                                                                   
    于文进    
    党委常委、副校长    
        负责人事人才工作,综合改革试点,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和博士后日常管理等工作。    
        分管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处。    
  •                                                                                                                                                                                                                                                                                                                                                                                                                                                                                                                                                                                                                                                                                                                            
    赵双良    
    校长助理                                                 
        主持发展规划处(“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办公室)工作,协助分管统筹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及继续教育等教学管理工作。    
  • undefined                                                                                                                                                                                                                                                                                                                                                                                                                                                                                                                                                                                                                                                                                                                                   
    姚作芳    
    校长助理                                                 
        主持党委统战部、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招标与采购管理中心)工作,协助分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等工作。    
领导题词


学校标识

广西大学校训

   

校训释义:

勤恳朴诚: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马君武先生亲撰的校训。按照字面的理解,“勤”是勤奋、认真,“恳”是真挚、恳切。“勤恳”合在一起就是殷勤恳切,唐代柳宗元在《柳浑行状》中说:“词旨切直,意气勤恳”,就是指做事认真不懈。“朴”是朴直朴素、敦厚老实,“诚”是诚信诚实,真心真意。“朴诚”合在一起就是敦厚老实,艰苦朴素,诚信诚实。“勤恳朴诚”就是要求勤勤恳恳做事,实实在在做人,艰苦创业,俭朴生活。其中“诚”是核心,是根本。“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诚就是真,其对立面是“欺”,“真”的对立面是“假”。为人朴诚,就是朴实无华,诚心真意,以诚相待。大学既是传授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场所,更是教人勤恳朴诚、求真求善的精神家园,就教育来说,教人如何做人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学问也要“朴诚”,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诚心诚意,求真求实,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不急功近利。

厚学致新:“厚学”既指有广博的知识和学问,又指崇尚知识,博采众长,且还有兼容并蓄,融贯古今与中西的要求。常说要厚积薄发,无论是做学问、搞研究,还是干事业,都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基础,才能达致目标。“致新”就是努力创新,与时俱进,要求通过学习研究,获得新知识,进行新创造新发明;要求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厚学致新”还是为学的两个层次,或者说是两个阶段。要达到“厚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学习志趣,这是人生强大的求知动力。“厚学”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的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厚学是为学的第一阶段,要求刻苦学习,博采众长,正如马君武先生所说:“集世界之知识,造极新之国家”。而“致新”是为学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最高境界,要求致力去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努力认识新事物,创造新业绩。“勤恳朴诚,厚学致新”很好地体现了广西大学的办学传统和人文精神,既有老校训的传承,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


广西大学校徽

校徽图说:

1.主体造型:齿状圆形(表示理工科)、稻穗(表示农科)、桂花(花中心是打开的书本,表示文法类),表示广西大学是一所多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大学;凤凰、星等表示学校是一个“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集体;八朵桂花代表来到广西大学求学的八方学子;

2.图案中心造型是由“GuangXi”开头字母“GX”缩写变形而成一只在飞舞的“凤凰”,也是“211”工程的变形字,代表广西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凰冠“x”的变形(“星”形),表示学校是一颗耀眼的星,即建设成为一所“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 ”;

3.“广西大学”的行书体为毛泽东主席1952年为广西大学题写的校名;

4.“1928”为学校创办时间。

 

广西大学校歌

 


歌词:

复兴中华,发达广西,是我们立校本意;为国奉献,为民工作,是我们求学目的。努力,努力,大家一齐努力,求得知识,练好身体,更遵守严格纪律。努力,努力,大家一齐努力,勤恳朴诚,厚学致新,为祖国奋斗到底!

抗战时期,西大校歌由时任广西大学化学系讲师汤铁民作曲,马君武校长亲自填词。抗日战争中产生的《广西大学校歌》分明是战火硝烟中的一代学子的牺牲报国的呐喊。学校桂林时期,马校长又结合时局特征将校歌歌词进行部分改动。2008年,建校80周年前夕,校庆宣传组集体修改了校歌歌词,形成了第三版的《广西大学校歌》。

 

    校园景观

 走进西大

机构设置

信息网络中心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

农牧产业发展研究院 (广西牧草工作站、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本科生教育

我校涌现出一批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注重教学改革的优秀教师。他们在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在营造良好的教风和校风、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等方面做出了风范作用。

我校现有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是:孟勤国、黄维义两位教授。

我校现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是:吕跃进、韦化、宋亚菲、李陶深、罗建举、童张法、陈保善、甘自恒、林小峰、冯家勋、徐峰、乌尼日、杨棣华等13位教授。

我校现有校级名师是:郭进、阎世平、黎明洁、黎起秦、陈小鹏、陈汉忠、林翠梧、段文贵、罗兴录、李有志、关熔珍、梁恩维、谢舜、曾建民等14位教授。

他们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堪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他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思想先进,具有国际视野。教学内容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和国内外教改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他们教学艺术精湛,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

他们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他们教学能力突出,教学风格鲜明,主讲课程达到国内同类课程领先水平,学生评价优秀,得到同行公认,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领导题词


本科生教育

我校涌现出一批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注重教学改革的优秀教师。他们在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在营造良好的教风和校风、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等方面做出了风范作用。

我校现有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是:孟勤国、黄维义两位教授。

我校现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是:吕跃进、韦化、宋亚菲、李陶深、罗建举、童张法、陈保善、甘自恒、林小峰、冯家勋、徐峰、乌尼日、杨棣华等13位教授。

我校现有校级名师是:郭进、阎世平、黎明洁、黎起秦、陈小鹏、陈汉忠、林翠梧、段文贵、罗兴录、李有志、关熔珍、梁恩维、谢舜、曾建民等14位教授。

他们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堪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他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思想先进,具有国际视野。教学内容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理论联系实际,能及时把学科最新发展和国内外教改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他们教学艺术精湛,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

他们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他们教学能力突出,教学风格鲜明,主讲课程达到国内同类课程领先水平,学生评价优秀,得到同行公认,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实验中心

广西大学实验教学中心一览表

序号

实验中心名称

级别

获评年份

1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自治区(省)级

2007年

2

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

国家级、自治区(省)级

2008年

3

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自治区(省)级

2013年

4

土木建筑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自治区(省)级

2014年

5

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自治区(省)级

2015年

6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7年

7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7年

8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7年

9

林业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8年

10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8年

1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9年

12

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9年

13

轻工与食品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9年

14

矿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9年

15

文科(公管、教育、外语)综合实验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9年

16

思想政治教育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15年

17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15年


广西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一览表

1

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

2014年

2

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自治区级

2015年

3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

2015年

4

林业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

2015年

5

动物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

2015年

6

建筑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

2016年

7

生物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

2016年

8

植物生产与调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

2016年

9

轻工与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培育项目

2016年

10

电力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培育项目

2016年

11

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培育项目

2016年

12

广西大学虚拟现实创新实验中心

校级

2023年

广西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介

    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开创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后全国首批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199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我校40多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学科数量及研究生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学校步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部区合建”高校行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迈入全面提速的发展阶段。学校拥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已建立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博士、硕士两个层次,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截至2022年12月,我校在校研究生1710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8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232人(学术型:5786人,专业型:744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388人。我校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9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44人。师资队伍中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67人。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师资队伍日益壮大,为我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建设学科群,12个广西一流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一批省部级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良种培育中心。日益增强、不断完善的学科与科研平台为我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强后盾。

    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和“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以培养国家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通过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

研究生院部门职责简介

202391日更新)

研究生院服务于广西大学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全校18000多名在读研究生与2000多名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院主要职责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国家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的有关法规和政策,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履行广西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职责,包括:(一)研究制订广西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二)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三)负责组织开展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考务等;(四)负责组织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学籍管理、教学和过程培养;(五)负责组织导师资格审定与导师培训管理;(六)负责组织学生学位授予审核、学术不端处理和学位委员会事务;(七)负责组织博士后流动站申报、学位点申报及博后流动站评估、学科评估、学位点评估、动态调整等;(八)负责组织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和信息化建设;(九)负责上级部门和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研究生院实施扁平化管理,不设科室,共设18个岗位,其中院长1名,副院长3名,管理岗14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设学位办公室挂靠研究生院。为使各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公开研究生院内部管理岗位信息。


岗位名称

岗位主要职责

办公室

及电话

岗位老师

院长

主持研究生院全面工作,负责主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分管行政管理岗、综合秘书岗和质量管理岗。

N315

0771-3272730

刘老师

副院长

主要负责研究生招生、考务、导师管理、对口支援等相关工作。分管硕士招生岗、招考综合岗、博招与导师岗、信息综合岗。

N305

0771-3232142

刘老师

副院长

主要负责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学籍、教学教务管理、研究生教育项目建设等工作。分管学籍管理岗、教务管理岗、培养管理岗、项目管理岗。

N304

0771-3272202

黎老师

副院长

主要负责学位管理、学科及学位点建设与评估、研究生产教融合研究院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分管学科管理岗、学位管理岗、学位办秘书岗、信息综合岗。

N303

0771-3186001

陈老师

行政管理岗

负责部门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内务管理、财务管理、部门综合管理、外勤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综合秘书岗的副岗职责。

N302

0771-3237012

韦老师

综合秘书岗

负责内务管理、部门宣传管理、部门秘书管理、档案管理及其他、接待与外联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行政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06

0771-3237186


曾老师

韦老师

质量管理岗

负责招生质量监督、培养质量监督、学位质量监督、导师质量监督、教育质量评估、教育质量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学科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06

0771-3185497


宋老师

硕士招考岗

负责招生文件管理、初试相关工作、考卷管理、复试调剂管理、录取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招考综合岗的副岗职责。

N312

0771-3231243


李老师

招考综合岗

负责考点工作、考务管理、复试管理、招生审核、录取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硕士招生岗的副岗职责。

N312

0771-3236371

陈老师

信息综合岗

负责数据信息服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招考技术支持、考务管理、招生宣传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博招与导师岗的副岗职责。

N3012

0771-3231291

莫老师

博招与导师岗

负责博士招生管理、博士录取管理、导师遴选与招生资格审核、导师日常管理、导师信息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信息综合岗的副岗职责。

N312

0771-3232827

周老师

学籍管理岗

负责学籍审核管理、学籍异动管理、学历管理、留学管理、毕结业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教务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4

0771-3237006


闭老师

教务管理岗

负责教学安排、教学管理、教室管理、考试与成绩管理、教学督导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学籍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4

0771-3236914


文老师

培养管理岗

负责培养文件、培养过程审核、学业异常管理、资格审核、教育资源建设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项目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4

0771-3237006


杨老师

项目管理岗

负责联培基地建设管理、创新项目建设管理、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新项目建设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培养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4

0771-3186002


刘老师

学位管理岗

负责学位送审资格审查、论文送审、答辩资格审核、学位审核、学位论文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学位办秘书岗的副岗职责。

N313

0771-3275668


曹老师

学位办秘书岗

负责学位信息管理、学位证件管理、学位管理、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秘书工作、学位评定委员服务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学位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3

0771-3275668


张老师

学科管理岗

负责学位点信息管理、学位点动态调整、学位点评估、学位点培育申报、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质量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3

0771-3221900


吴老师

广西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介

    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开创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后全国首批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199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我校40多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学科数量及研究生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学校步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部区合建”高校行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迈入全面提速的发展阶段。学校拥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已建立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博士、硕士两个层次,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截至2022年12月,我校在校研究生1710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8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232人(学术型:5786人,专业型:744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388人。我校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9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44人。师资队伍中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67人。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师资队伍日益壮大,为我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建设学科群,12个广西一流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一批省部级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良种培育中心。日益增强、不断完善的学科与科研平台为我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强后盾。

    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和“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以培养国家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通过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

国际教育


广西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介

    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开创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后全国首批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199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我校40多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学科数量及研究生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学校步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部区合建”高校行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迈入全面提速的发展阶段。学校拥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已建立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博士、硕士两个层次,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截至2022年12月,我校在校研究生1710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8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232人(学术型:5786人,专业型:744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388人。我校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9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44人。师资队伍中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67人。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师资队伍日益壮大,为我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建设学科群,12个广西一流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一批省部级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良种培育中心。日益增强、不断完善的学科与科研平台为我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强后盾。

    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和“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以培养国家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通过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

研究生院部门职责简介

202391日更新)

研究生院服务于广西大学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全校18000多名在读研究生与2000多名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院主要职责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国家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的有关法规和政策,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履行广西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职责,包括:(一)研究制订广西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二)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三)负责组织开展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考务等;(四)负责组织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学籍管理、教学和过程培养;(五)负责组织导师资格审定与导师培训管理;(六)负责组织学生学位授予审核、学术不端处理和学位委员会事务;(七)负责组织博士后流动站申报、学位点申报及博后流动站评估、学科评估、学位点评估、动态调整等;(八)负责组织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和信息化建设;(九)负责上级部门和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研究生院实施扁平化管理,不设科室,共设18个岗位,其中院长1名,副院长3名,管理岗14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设学位办公室挂靠研究生院。为使各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公开研究生院内部管理岗位信息。


岗位名称

岗位主要职责

办公室

及电话

岗位老师

院长

主持研究生院全面工作,负责主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分管行政管理岗、综合秘书岗和质量管理岗。

N315

0771-3272730

刘老师

副院长

主要负责研究生招生、考务、导师管理、对口支援等相关工作。分管硕士招生岗、招考综合岗、博招与导师岗、信息综合岗。

N305

0771-3232142

刘老师

副院长

主要负责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学籍、教学教务管理、研究生教育项目建设等工作。分管学籍管理岗、教务管理岗、培养管理岗、项目管理岗。

N304

0771-3272202

黎老师

副院长

主要负责学位管理、学科及学位点建设与评估、研究生产教融合研究院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分管学科管理岗、学位管理岗、学位办秘书岗、信息综合岗。

N303

0771-3186001

陈老师

行政管理岗

负责部门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内务管理、财务管理、部门综合管理、外勤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综合秘书岗的副岗职责。

N302

0771-3237012

韦老师

综合秘书岗

负责内务管理、部门宣传管理、部门秘书管理、档案管理及其他、接待与外联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行政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06

0771-3237186


曾老师

韦老师

质量管理岗

负责招生质量监督、培养质量监督、学位质量监督、导师质量监督、教育质量评估、教育质量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学科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06

0771-3185497


宋老师

硕士招考岗

负责招生文件管理、初试相关工作、考卷管理、复试调剂管理、录取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招考综合岗的副岗职责。

N312

0771-3231243


李老师

招考综合岗

负责考点工作、考务管理、复试管理、招生审核、录取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硕士招生岗的副岗职责。

N312

0771-3236371

陈老师

信息综合岗

负责数据信息服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招考技术支持、考务管理、招生宣传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博招与导师岗的副岗职责。

N3012

0771-3231291

莫老师

博招与导师岗

负责博士招生管理、博士录取管理、导师遴选与招生资格审核、导师日常管理、导师信息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信息综合岗的副岗职责。

N312

0771-3232827

周老师

学籍管理岗

负责学籍审核管理、学籍异动管理、学历管理、留学管理、毕结业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教务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4

0771-3237006


闭老师

教务管理岗

负责教学安排、教学管理、教室管理、考试与成绩管理、教学督导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学籍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4

0771-3236914


文老师

培养管理岗

负责培养文件、培养过程审核、学业异常管理、资格审核、教育资源建设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项目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4

0771-3237006


杨老师

项目管理岗

负责联培基地建设管理、创新项目建设管理、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新项目建设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培养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4

0771-3186002


刘老师

学位管理岗

负责学位送审资格审查、论文送审、答辩资格审核、学位审核、学位论文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学位办秘书岗的副岗职责。

N313

0771-3275668


曹老师

学位办秘书岗

负责学位信息管理、学位证件管理、学位管理、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秘书工作、学位评定委员服务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学位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3

0771-3275668


张老师

学科管理岗

负责学位点信息管理、学位点动态调整、学位点评估、学位点培育申报、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质量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3

0771-3221900


吴老师

实验中心

广西大学实验教学中心一览表

序号

实验中心名称

级别

获评年份

1

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自治区(省)级

2007年

2

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

国家级、自治区(省)级

2008年

3

植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自治区(省)级

2013年

4

土木建筑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自治区(省)级

2014年

5

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自治区(省)级

2015年

6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7年

7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7年

8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7年

9

林业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8年

10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8年

1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9年

12

传媒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9年

13

轻工与食品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9年

14

矿物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9年

15

文科(公管、教育、外语)综合实验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09年

16

思想政治教育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15年

17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省)级

2015年


广西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一览表

1

机械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

2014年

2

化学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自治区级

2015年

3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

2015年

4

林业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

2015年

5

动物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

2015年

6

建筑与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

2016年

7

生物科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

2016年

8

植物生产与调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

2016年

9

轻工与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培育项目

2016年

10

电力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培育项目

2016年

11

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自治区级培育项目

2016年

12

广西大学虚拟现实创新实验中心

校级

广西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以下简称招生)工作管理,深入贯彻实施“阳光招生”,规范招生工作行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3〕1号)及招生考试工作其他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招生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是广西大学,英文名为“Guangxi University”。学校为公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国际代码为:10593。对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本科生,颁发广西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对符合广西大学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的本科生,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三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应用经济学与现代服务业2个学科群成为部区合建一流建设学科群,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化学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生物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第四条 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五条 学校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学校设立普高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其成员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七条 学校教务处是广西大学组织和实施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八条 学校教务处根据需要选派人员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招生宣传和咨询工作。

第九条 学校设立招生监察办公室(监察办公室设在校纪委监察室),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


第三章 计划与录取

第十条 学校教务处根据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按照国家的有关招生政策,科学编制招生来源计划。

第十一条 学校教务处将教育部批复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到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办公室。

第十二条 学校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解决同分数考生的录取问题。预留计划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预留计划使用时,坚持质量优先、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十三条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第十四条 以顺序志愿进档的考生不设置学校志愿分数级差,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若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可接收非第一志愿的考生。

第十五条 对于进档的考生(不含艺术类),不设置专业级差。根据投档成绩从高分至低分依照其专业志愿顺序安排专业,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对于投档分数相同的考生,按照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录取。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 1:1 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第十六条 所有考生的全部专业志愿录取结束后,对未满足专业志愿的考生,若服从专业调剂,则调剂到其他未录取满额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第十七条 男女生比例:男女生比例不限。

第十八条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十九条 语种要求:学校仅以英语作为公共基础外语安排教学,公共外语课及相关专业课不具备非英语语种开设条件,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慎重。

第二十条 建筑学专业入学后复试美术,不合格者调入其他专业。

第二十一条 报考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翻译)专业的考生,如所在省级招办组织外语口试,考生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

第二十二条 报考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必须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2〕8号)的有关规定,且其运动水平须经专业项目水平测试认定,文化考试成绩应达到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录取的有关要求。符合相关条件者按照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广西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的相关规定享受录取优惠政策。

第二十三条 艺术类录取原则:

专业成绩采用生源省相应的艺术统考成绩,考生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达到省定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学校执行生源所在省该类专业的投档规则,对进档考生具体录取原则如下:

美术学、艺术设计学、音乐学、舞蹈学专业:对进档考生,在执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在执行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综合分[综合分=(艺术联考(统考)成绩/艺术联考(统考)成绩满分)*60+(文化考试成绩/文化考试成绩满分)*40]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同等条件下文化分优先(文化分相同,则依次比较外语、语文、数学科目成绩);舞蹈学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厘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厘米。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进档考生,在执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在执行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照高考总分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本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及实施高考改革省份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参照省级招生机构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或省级招生机构相关规定执行)70%以上,且不低于当地艺术类专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二十四条 获得我校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资格认定的考生按照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及《广西大学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的录取政策择优录取。

第二十五条 在录取过程中,我校执行教育部和各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加分投档和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专业不安排分省、分专业计划,不认可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


第四章 新生入学及其他

第二十七条 新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持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将有关情况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通报。

第二十八条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交纳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以学校所在地省级物价部门最新审批为准。

第二十九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对其录取资格进行全面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三十条 学校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各种社会资助、学费缓交或减免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三十一条 有志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有关专业学生,入学后经报名、选拔,可进入“君武学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学习,学校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量身定制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全程导师制培养,鼓励学生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第三十二条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2014年修订)的通知》(教体艺〔2014〕5号)规定,学校每年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将结果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学校招生部门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教务处

邮政编码:530004

联系电话:0771-3232999

电子信箱:zsk@gxu.edu.cn

网址:zs.gxu.edu.cn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由广西大学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广西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切实加强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以下简称招生)工作管理,深入贯彻实施“阳光招生”,规范招生工作行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3〕1号)及招生考试工作其他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招生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是广西大学,英文名为“Guangxi University”。学校为公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国际代码为:10593。对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本科生,颁发广西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对符合广西大学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的本科生,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三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应用经济学与现代服务业2个学科群成为部区合建一流建设学科群,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化学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生物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第四条 学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五条 学校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考生及其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学校设立普高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确定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重大事宜。其成员由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七条 学校教务处是广西大学组织和实施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八条 学校教务处根据需要选派人员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招生宣传和咨询工作。

第九条 学校设立招生监察办公室(监察办公室设在校纪委监察室),对招生工作实施全程监督。


第三章 计划与录取

第十条 学校教务处根据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按照国家的有关招生政策,科学编制招生来源计划。

第十一条 学校教务处将教育部批复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到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办公室。

第十二条 学校预留少量计划,用于解决同分数考生的录取问题。预留计划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预留计划使用时,坚持质量优先、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十三条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第十四条 以顺序志愿进档的考生不设置学校志愿分数级差,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若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可接收非第一志愿的考生。

第十五条 对于进档的考生(不含艺术类),不设置专业级差。根据投档成绩从高分至低分依照其专业志愿顺序安排专业,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对于投档分数相同的考生,按照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录取。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招生计划 1:1 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第十六条 所有考生的全部专业志愿录取结束后,对未满足专业志愿的考生,若服从专业调剂,则调剂到其他未录取满额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作退档处理。

第十七条 男女生比例:男女生比例不限。

第十八条 身体健康状况要求:按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十九条 语种要求:学校仅以英语作为公共基础外语安排教学,公共外语课及相关专业课不具备非英语语种开设条件,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须慎重。

第二十条 建筑学专业入学后复试美术,不合格者调入其他专业。

第二十一条 报考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翻译)专业的考生,如所在省级招办组织外语口试,考生须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

第二十二条 报考我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考生,必须符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2〕8号)的有关规定,且其运动水平须经专业项目水平测试认定,文化考试成绩应达到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录取的有关要求。符合相关条件者按照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广西大学2023年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简章》的相关规定享受录取优惠政策。

第二十三条 艺术类录取原则:

专业成绩采用生源省相应的艺术统考成绩,考生文化统考成绩和专业成绩均需达到省定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学校执行生源所在省该类专业的投档规则,对进档考生具体录取原则如下:

美术学、艺术设计学、音乐学、舞蹈学专业:对进档考生,在执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在执行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综合分[综合分=(艺术联考(统考)成绩/艺术联考(统考)成绩满分)*60+(文化考试成绩/文化考试成绩满分)*40]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同等条件下文化分优先(文化分相同,则依次比较外语、语文、数学科目成绩);舞蹈学专业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厘米,女生身高不低于160厘米。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进档考生,在执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在执行顺序志愿投档的省份,按照高考总分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一本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及实施高考改革省份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参照省级招生机构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或省级招生机构相关规定执行)70%以上,且不低于当地艺术类专业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第二十四条 获得我校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资格认定的考生按照教育部等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及《广西大学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的录取政策择优录取。

第二十五条 在录取过程中,我校执行教育部和各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加分投档和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专业不安排分省、分专业计划,不认可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


第四章 新生入学及其他

第二十七条 新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持本人身份证、准考证和录取通知书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逾期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将有关情况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通报。

第二十八条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交纳学费、住宿费等。收费标准以学校所在地省级物价部门最新审批为准。

第二十九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将在3个月内对其录取资格进行全面复查。经复查不合格者,学校将视不同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三十条 学校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各种社会资助、学费缓交或减免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三十一条 有志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有关专业学生,入学后经报名、选拔,可进入“君武学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学习,学校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量身定制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全程导师制培养,鼓励学生提前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第三十二条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2014年修订)的通知》(教体艺〔2014〕5号)规定,学校每年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将结果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第五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学校招生部门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教务处

邮政编码:530004

联系电话:0771-3232999

电子信箱:zsk@gxu.edu.cn

网址:zs.gxu.edu.cn

第三十四条 本章程由广西大学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章程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广西大学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部区合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土木工程与先进材料、应用经济学与现代服务业2个学科群成为部区合建一流建设学科群,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化学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生物与生物化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3〕4号)精神, 2023年我校继续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北京、上海、西藏地区除外)。

一、报名条件

理想信念坚定、思想进步、品德优良、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高中毕业生(具体实施区域以有关省(区、市)公布为准),且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符合2023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高校专项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考生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

从2023年高考招生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二、招生计划与专业

1.招生计划

学校根据通过审核考生人数,综合考虑各省份通过审核总人数比例、历年生源等因素,制订分省招生计划。招生计划数不少于我校年度本科招生规模的2%,按教育部核定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数执行,最终招生计划及专业分布以各省级招办公布为准。

2.招生专业

学院名称

招生专业名称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

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三、报名办法

符合条件的考生应于4月25日前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https://gaokao.chsi.com.cn/gxzxbm)(以下简称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考生应严格按照报名系统提示,完整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经中学核实相关信息的《广西大学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申请表》(申请表每页须考生签字且中学负责人签字并盖学校公章)。

四、资格认定

合格名单经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于2023年5月底前在我校招生信息网、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为我校最终认定考生名单,请考生自行登录查询。

五、录取办法

1.获得我校高校专项计划报考资格的考生,须参加2023年全国普通高考,填报志愿时,须在高考志愿的相关批次报考我校。

2.高考总分(含照顾分)原则上不低于生源所在省区第一批同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新高考改革或合并录取批次的省区,须达到当地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划定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参考录取控制分数线。

3.考生在相关批次出档后,我校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及高校专项分省招生计划,依据高考总分(含照顾分),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六、监督机制

1.我校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在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录取工作遵循“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全程接受社会的监督和投诉(监督电话:0771-3272095)。

2.初审合格考生名单、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录取标准、录取结果等信息在学校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zs.gxu.edu.cn/)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网址 https://gaokao.chsi.com.cn/)公示。

3.中学及学生应对其提供的材料负责。考生应本着诚信原则,如实填写申请表。有关中学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审核。考生如存在弄虚作假,伪造、变造、篡改、假冒户籍学籍等虚假个人信息和提供虚假申请材料等情形,一经查实,均认定为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取消专项计划报名和录取资格,同时上报省级招生考试部门处理,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1-3年的处理。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者,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

七、联系方式

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广西大学办公北楼201室

邮编:530004

电话:0771-3232999 传真:0771-3234955

E-mail:zsk@gxu.edu.cn

八、其它

如教育部调整相关政策,则以新政策为准。

九、本简章由广西大学教务处负责解释。

广西大学2023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部区合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设立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校之一。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个门类。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材料科学、农学、植物与动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现有运动训练一个本科专业,一个体育学硕士点,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7 人,博士7 人,在读博士1 人,硕士 24人,教师中有国家级及以上裁判员 5人,在校本科生 215人。

学校于2002年获批为高水平运动队试办高校,现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项目高水平运动队,以及男子足球、网球、健美操、田径等校高水平建设运动队。近年来,先后在世界体操锦标赛(1金)、雅加达亚运会(1铜)、青岛学生运动会(114铜)等国内外大赛屡创佳绩。

根据《体育总局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的通知》(体科字〔2022224号)要求,2023年我校运动训练专业继续面向全国实行单独招生。

一、报考条件

1.符合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且已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部门组织的普通高考报名。

2.具备招生项目国家二级(含)运动员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报名考生的等级证书审批日期为201311日至2023310日。

3.考生身体健康,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文件规定。

二、招生计划

2023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计划为45人。

三、招生项目

招生项目

性别

报考要求

网球

男女不限

国家二级运动员(含)及以上

田径(田赛、径赛)

游泳

体操

足球(十一人制,含守门员)

艺术体操

国家一级运动员(含)及以上技术等级的现役运动员考生

跆拳道

男女不限

摔跤

男女不限

国家级健将(含)及以上技术等级的现役运动员考生

技巧

国家二级运动员(含)及以上

国家一级运动员(含)及以上技术等级的现役运动员考生

注:现役运动员须由所在单位出具在役证明 (202331日前将此证明的扫描件发送至邮箱:zsk@gxu.edu.cn )

四、注册报名办法及注意事项

1. 注册报名地址:“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以下简称“体育单招系统”)。

2. 注册时间:20232112003101200

3. 报名及填报志愿时间:20233112:0031012:00

已完成注册的考生通过“体育单招系统”签订《反兴奋剂承诺书》、填报志愿并缴纳考试费。考生完成缴费视为报名成功,完成缴费后,考生不得再对报名信息进行修改。

五、考试办法及科目

(一)文化考试

1.文化考试科目:语文、数学、政治、英语

2.文化考试时间:2023415日、16

3.文化考试地点:考生481200后登录“体育单招系统”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依据准考证上的考点信息参加文化考试。

(二)体育专项考试

体育专项考试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2023版)。

考试时间、地点:考试时间为2023320日至510日,具体时间、地点以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体教联盟APP”公布为准。

六、录取

1.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有关文件规定,运动训练专业实行提前单独考试录取。

2.考生如已被我校运动训练专业录取,不得放弃录取资格,同时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

3.根据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规定,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180分,体育专项成绩录取控制线不低于40分。

对具备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可在我校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具备运动健将及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可在我校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4.在文化考试成绩和体育专项考试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根据招生项目报考人数、社会需求及专业培养要求确定我校分运动项目招生计划,依据考生的文体综合分[文体综合分=(文化考试成绩/6)×30%+体育专项考试成绩×70]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如一志愿招生计划未完成,则录取第二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各项目之间的录取分数不进行横向比较。

5.录取工作于2023525日前完成。

6. 新生报到后,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专业复测工作。对于在报名、考试、体检等环节中以弄虚作假手段取得录取资格的新生,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并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其他说明

1.学费标准

收费标准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2.招收的广西注册运动员培养地点安排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

3.联系方式

广西大学教务处

联系电话:0771-3232999

传真:0771-3234955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

联系电话:0771-3232824

传真:0771-3231505

地址: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邮编:530004

八、若国家有关政策有变化,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本招生简章由广西大学教务处负责解释。

广西大学2023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部区合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批准设立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校之一。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个门类。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程学、材料科学、农学、植物与动物学、化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现有运动训练一个本科专业,一个体育学硕士点,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7 人,博士7 人,在读博士1 人,硕士 24人,教师中有国家级及以上裁判员 5人,在校本科生 215人。

学校于2002年获批为高水平运动队试办高校,现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项目高水平运动队,以及男子足球、网球、健美操、田径等校高水平建设运动队。近年来,先后在世界体操锦标赛(1金)、雅加达亚运会(1铜)、青岛学生运动会(114铜)等国内外大赛屡创佳绩。

根据《体育总局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的通知》(体科字〔2022224号)要求,2023年我校运动训练专业继续面向全国实行单独招生。

一、报考条件

1.符合2023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且已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部门组织的普通高考报名。

2.具备招生项目国家二级(含)运动员以上技术等级称号。考生运动员技术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报名考生的等级证书审批日期为201311日至2023310日。

3.考生身体健康,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文件规定。

二、招生计划

2023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计划为45人。

三、招生项目

招生项目

性别

报考要求

网球

男女不限

国家二级运动员(含)及以上

田径(田赛、径赛)

游泳

体操

足球(十一人制,含守门员)

艺术体操

国家一级运动员(含)及以上技术等级的现役运动员考生

跆拳道

男女不限

摔跤

男女不限

国家级健将(含)及以上技术等级的现役运动员考生

技巧

国家二级运动员(含)及以上

国家一级运动员(含)及以上技术等级的现役运动员考生

注:现役运动员须由所在单位出具在役证明 (202331日前将此证明的扫描件发送至邮箱:zsk@gxu.edu.cn )

四、注册报名办法及注意事项

1. 注册报名地址:“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ydyeducation.com)或“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以下简称“体育单招系统”)。

2. 注册时间:20232112003101200

3. 报名及填报志愿时间:20233112:0031012:00

已完成注册的考生通过“体育单招系统”签订《反兴奋剂承诺书》、填报志愿并缴纳考试费。考生完成缴费视为报名成功,完成缴费后,考生不得再对报名信息进行修改。

五、考试办法及科目

(一)文化考试

1.文化考试科目:语文、数学、政治、英语

2.文化考试时间:2023415日、16

3.文化考试地点:考生481200后登录“体育单招系统”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依据准考证上的考点信息参加文化考试。

(二)体育专项考试

体育专项考试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2023版)。

考试时间、地点:考试时间为2023320日至510日,具体时间、地点以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体教联盟APP”公布为准。

六、录取

1.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有关文件规定,运动训练专业实行提前单独考试录取。

2.考生如已被我校运动训练专业录取,不得放弃录取资格,同时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

3.根据教育部和体育总局规定,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180分,体育专项成绩录取控制线不低于40分。

对具备一级运动员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可在我校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具备运动健将及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考生,其文化考试成绩可在我校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4.在文化考试成绩和体育专项考试成绩达到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基础上,根据招生项目报考人数、社会需求及专业培养要求确定我校分运动项目招生计划,依据考生的文体综合分[文体综合分=(文化考试成绩/6)×30%+体育专项考试成绩×70]从高到低择优录取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如一志愿招生计划未完成,则录取第二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各项目之间的录取分数不进行横向比较。

5.录取工作于2023525日前完成。

6. 新生报到后,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文件规定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和专业复测工作。对于在报名、考试、体检等环节中以弄虚作假手段取得录取资格的新生,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并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其他说明

1.学费标准

收费标准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2.招收的广西注册运动员培养地点安排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

3.联系方式

广西大学教务处

联系电话:0771-3232999

传真:0771-3234955

广西大学体育学院

联系电话:0771-3232824

传真:0771-3231505

地址:南宁市大学东路100号,邮编:530004

八、若国家有关政策有变化,以国家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本招生简章由广西大学教务处负责解释。

广西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简介

    广西大学创办于1928年,开创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后全国首批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199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我校40多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学科数量及研究生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学校步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部区合建”高校行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迈入全面提速的发展阶段。学校拥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已建立包括学术学位、专业学位两种类型,博士、硕士两个层次,全日制、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

    截至2022年12月,我校在校研究生1710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8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232人(学术型:5786人,专业型:744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388人。我校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9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744人。师资队伍中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人选67人。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高水平人才引进力度,师资队伍日益壮大,为我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建设学科群,12个广西一流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一批省部级重大科技创新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良种培育中心。日益增强、不断完善的学科与科研平台为我校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坚强后盾。

    学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和“双一流”建设战略目标,以培养国家及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通过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强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

研究生院部门职责简介

202391日更新)

研究生院服务于广西大学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全校18000多名在读研究生与2000多名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院主要职责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执行国家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的有关法规和政策,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履行广西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职责,包括:(一)研究制订广西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二)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三)负责组织开展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考务等;(四)负责组织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学籍管理、教学和过程培养;(五)负责组织导师资格审定与导师培训管理;(六)负责组织学生学位授予审核、学术不端处理和学位委员会事务;(七)负责组织博士后流动站申报、学位点申报及博后流动站评估、学科评估、学位点评估、动态调整等;(八)负责组织开展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和信息化建设;(九)负责上级部门和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研究生院实施扁平化管理,不设科室,共设18个岗位,其中院长1名,副院长3名,管理岗14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设学位办公室挂靠研究生院。为使各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公开研究生院内部管理岗位信息。


岗位名称

岗位主要职责

办公室

及电话

岗位老师

院长

主持研究生院全面工作,负责主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分管行政管理岗、综合秘书岗和质量管理岗。

N315

0771-3272730

刘老师

副院长

主要负责研究生招生、考务、导师管理、对口支援等相关工作。分管硕士招生岗、招考综合岗、博招与导师岗、信息综合岗。

N305

0771-3232142

刘老师

副院长

主要负责研究生培养、研究生学籍、教学教务管理、研究生教育项目建设等工作。分管学籍管理岗、教务管理岗、培养管理岗、项目管理岗。

N304

0771-3272202

黎老师

副院长

主要负责学位管理、学科及学位点建设与评估、研究生产教融合研究院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工作。分管学科管理岗、学位管理岗、学位办秘书岗、信息综合岗。

N303

0771-3186001

陈老师

行政管理岗

负责部门行政管理、人事管理、内务管理、财务管理、部门综合管理、外勤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综合秘书岗的副岗职责。

N302

0771-3237012

韦老师

综合秘书岗

负责内务管理、部门宣传管理、部门秘书管理、档案管理及其他、接待与外联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行政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06

0771-3237186


曾老师

韦老师

质量管理岗

负责招生质量监督、培养质量监督、学位质量监督、导师质量监督、教育质量评估、教育质量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学科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06

0771-3185497


宋老师

硕士招考岗

负责招生文件管理、初试相关工作、考卷管理、复试调剂管理、录取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招考综合岗的副岗职责。

N312

0771-3231243


李老师

招考综合岗

负责考点工作、考务管理、复试管理、招生审核、录取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硕士招生岗的副岗职责。

N312

0771-3236371

陈老师

信息综合岗

负责数据信息服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招考技术支持、考务管理、招生宣传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博招与导师岗的副岗职责。

N3012

0771-3231291

莫老师

博招与导师岗

负责博士招生管理、博士录取管理、导师遴选与招生资格审核、导师日常管理、导师信息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信息综合岗的副岗职责。

N312

0771-3232827

周老师

学籍管理岗

负责学籍审核管理、学籍异动管理、学历管理、留学管理、毕结业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教务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4

0771-3237006


闭老师

教务管理岗

负责教学安排、教学管理、教室管理、考试与成绩管理、教学督导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学籍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4

0771-3236914


文老师

培养管理岗

负责培养文件、培养过程审核、学业异常管理、资格审核、教育资源建设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项目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4

0771-3237006


杨老师

项目管理岗

负责联培基地建设管理、创新项目建设管理、合作交流项目管理、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新项目建设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培养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4

0771-3186002


刘老师

学位管理岗

负责学位送审资格审查、论文送审、答辩资格审核、学位审核、学位论文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学位办秘书岗的副岗职责。

N313

0771-3275668


曹老师

学位办秘书岗

负责学位信息管理、学位证件管理、学位管理、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秘书工作、学位评定委员服务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学位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3

0771-3275668


张老师

学科管理岗

负责学位点信息管理、学位点动态调整、学位点评估、学位点培育申报、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等工作,完成领导交办事项,承担部门综合性工作、承担质量管理岗的副岗职责。

N313

0771-3221900


吴老师

广西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广西大学创建于1928年,是广西唯一“211工程”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区合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秉承“复兴中华 发达广西”办学宗旨,扎根八桂大地,服务西部振兴,面向东盟开放,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致力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学校拥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拥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广西一流建设学科12个。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占地面积2.14万亩,办学条件良好,全校建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8.5亿元。图书馆藏资料丰富,纸质文献总量416万册,电子书刊366万册,电子期刊5.7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06个,为研究生求学和创新探索提供坚实的基础。

广西大学坐落在绿城南宁市的城市核心圈,校园风景如画,是学习生活的好地方,欢迎广大优秀考生报考我校!

一、招生规模

广西大学2024年预计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22名,各学科专业招生人数见附表。本简章中各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仅为考生提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4年招生计划为准。拟招收直博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我校将依据教育部相关文件政策,开展“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工作,预计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4人。本项计划单列招生,根据各学科专业报考上线情况在校内统筹安排,实际名额以教育部下达专项指标为准。

二、招生方式

我校202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采取三种方式:硕博连读、申请考核、直博(获得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三、学习方式及学制

我校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只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需调档),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定向支持人才培养单位的考生可允许定向培养。

兽医专业博士研究生可招收全日制定向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定向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按学校规定脱产在校学习1年以上,具体要求以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准。

我校博士研究生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直博生学制5年,学习年限4-6年。

四、招生专业及预计招生规模

(一)学术学位博士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预计招生人数

学院联系方式

020200

应用经济学

15

0771-3231052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21

0771-3271058

070100

数学

16

0771-3236217

070200

物理学

38

0771-3224560

070300

化学

18

0771-3232834

071000

生物学

42

0771-3270361(生科)

0771-3387126(医学)

0771-3227855(海洋)

071300

生态学

12

0771-3271248

080200

机械工程

16

0771-3234980

080800

电气工程

21

0771-3231080

081400

土木工程

46

0771-3236464

081500

水利工程

9

0771-3236464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27

0771-3232834

082200

轻工技术与工程

19

0771-3275164

090100

作物学

23

0771-3270813

090400

植物保护

9

0771-3270813

090500

畜牧学

13

0771-3236913

090600

兽医学

11

0771-3236913

120200

工商管理学

8

0771-3232133

120400

公共管理学

13

0771-3235695


(二)专业学位博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预计招生人数

学院联系方式

095200

兽医

45

0771-3236913

 

五、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遵纪守法。

:经过与申请博士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具有的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或从事与申请博士学科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拥有健康体魄和心理、健康生活习惯、具备积极乐观心态和抗挫折心理素质。

: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行端正,具有正确审美观,高尚情操、文明素质。

劳:具有良好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勤于动手。

(二)不同选拔方式的其他报考条件

1.直博(本科推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方式

考生必须是已取得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综合成绩排名在本年级专业前列。

2.硕博连读方式

考生必须是本校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已完成硕士阶段规定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良、无考试不及格或重修记录。应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3.请考核制方式

往届考生应具有硕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0周岁、授予硕士学位不超过5年(优秀的考生可适度放宽年限年龄要求,具体以学院细则要求为准)。且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应届考生应在20249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20245月尚未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结题考核的,取消申请资格。

六、报名方式及程序

(一)直博报考考生

于每年 9月下旬在学院完成推荐,10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推免系统(https://yz.chsi.com.cn/tm/)完成报名、互选和录取。

(二)硕博连读和申请考核制方式报考考生

应在规定时间网上报名并缴纳报名费,逾期不予办理。广西大学2024级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博士考生报名时间在20241-2月(具体时间请关注广西大学研究生院官网通知或询报考学院)。

(三)网上报名

1.考生报名前应与意向导师联系,确认导师是否具有招生计划。报名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提交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18日至227日(如时间临时变动将在广西大学研究生院官网提前公告)。考生必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并认真核实,牢记网上报名号和密码。

2. 网上报名期间,考生报考信息确认提交后不能更改。

3. 网报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报名前或报名期间可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四)缴纳报名考试费

根据桂价费函〔2012568号文,硕博连读、申请考核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缴纳报名考试费每人240元(按三门科目加报名费标准)。报考费采用网上交费的方式,支付报考费后,不予退款。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广西招生考试院和我校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完成报名考试费缴纳方视为报名成功。

(五)报名材料提交

网上报名且缴费成功后,报名申请人须于202435前将以下书面材料送至或邮寄到报考学院的研究生办公室:

1. 申请表格:《广西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及考核表》或《广西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申请表》(研究生院网页-业务表格下载);

2. 证件与证明:应届硕士考生提交身份证和硕士研究生证复印件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注册申请);往届硕士考生提交身份证、硕士学位证书及硕士毕业证复印件;获境外学位考生,还需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认证证书复印件。

网上报名本科学历校验不通过的考生还需另外提交本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3.成绩单: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单(应届生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公章,历届生加盖档案部门公章)。

4. 专家推荐书:两份《广西大学报考攻读博士研究生专家推荐书》(研究生院网页-业务表格下载)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级专家推荐,并加盖专家所在单位公章;校内专家则加盖专家所在部门公章。未加盖公章的推荐书无效。

5. 体格检查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入学体格检查相关表格并盖章。

6. 其他佐证材料:能反映申请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表现的材料,以及报考学院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7.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专门材料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持《报考2024年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备案,经审核同意,将加盖公章的《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与相关材料邮寄或送达招生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注:以上申请材料需按顺序提交,若申请材料不全,视为形式审查不通过,不予受理,提交材料不予退还。

七、报名材料审核

2024312前(时间如需调整将在研究生院官网提前公告),招生学院对申请人的申报资格进行初审,确定考核名单,通知初审合格的考生参加综合考核。

八、综合考核

根据《广西大学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及各招生学院的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细则进行考察选拔。

九、录取

(一)复试成绩须达到70分(含)以上,报考的导师当年要有招生资格且有招生指标。

(二)报考同一导师按复试成绩排序,博士生导师根据招生指标依次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三)报考博士生导师招生名额已满时,未能录取的考生可向其他导师申请调剂。多名考生同时向同一位导师调剂时,根据导师意愿择优录取。

(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指标专用,单独排序。

(五) 应届硕士毕业考生入学时(20249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十、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学费

博士研究生在学制年限内按学年收取学费。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10000/·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16000/·年。

注: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指调档到校、无用人单位人事聘任关系,且全程脱产在校学习),可享受我校博士研究生学费减免政策,免于缴纳学费。

(二)奖助学金

博士研究生根据国家、自治区及学校的相关政策,享有参加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评审并获得资助和奖励的权力。同时可根据承担导师助研岗位情况获得导师的助研劳务费资助权力,以及申请其他各类社会奖助学金的权利。

具体依据申请年度相应政策执行。

十一、其他事项

(一)招生学院分别制订适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的硕博连读、申请考核选拔博士生的招生办法,报名前公布在学院网站。

(二)我校学术型博士原则上只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同时要求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全脱产学习,直至完成博士生学位论文。

(三)考生在报考前应主动与报考导师取得联系,博导的联系方式可登录广西大学主页教师信息网查询或查看博士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导师个人信息。

(四)考生报名前请认真阅读我校招生简章及报考条件,仔细核对,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未完成报名的考生不予参加考核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五)考生如被我校和外校同时录取,必须将有关情况在2024520日前主动告知我校研招办。如果上报教育部录取数据时发现考生被重复录取,我校有权自主选择,后果由考生负责。

(六)请考生及时留意广西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招生信息公告和报考学院的网页,也可通过电话咨询了解相关招生信息及考核实施细则等情况和进度。

(七)考生填报信息资料必须真实。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考核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同时列入不诚信考生名单,五年内不接受其再报名,相关信息呈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

(八)硕博连读研究生硕士培养阶段不做硕士学位论文,不颁发硕士毕业证书、不授硕士学位。

十二、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530004

电话:0771-3232827

网址:http://www.gxu.edu.cn→招生就业研究生招生

                 

附件:1.个人信息网上填报注意事项

      2.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

广西大学

关于2023级拟录取博士研究生

调档函和录取通知书相关事项的通知


各位拟录取博士研究生:

为进一步做好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现对我校2023级拟录取博士研究生调档函打印、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核对等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档函打印

请拟录取博士研究生凭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登录网址:http://yjsglxt.gxu.edu.cn/ZSXT/StuoperatorBS/Student.aspx 进行调档函打印。调档函要求彩色打印,如要修改档案所在单位名称的,可直接在网站修改后打印。调档函开放修改打印的时间从即日起至831日,档案须在91日前通过“EMS标准快递”邮寄到各招生学院。如果考生档案所在单位需要调档函加盖实体公章,请到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加盖公章。

二、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核对

根据教育部博士研究生招考相关规定,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需在国家正式录取检查工作结束后方可制作并发放,预计时间为20237月上旬。我校博士研究生新生录取通知书将按考生在网上报名时所填写的通讯地址寄发。若考生的通讯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发生变动,请于622日前根据各招生学院通知的表格内容进行修改。所有博士研究生新生的录取通知书均以EMS特快专递形式寄送(或本人到招生学院领取),内含报到须知等相关资料,请注意查收!

特别提醒应届考生:录取通知书预计七月份寄出,届时部分考生可能已经离校,请确认邮寄地址和联系电话是否仍然有效,以免耽误接收。

 

                        

                                               广西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2023614

广西大学2023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广西大学创建于1928年,是广西唯一“211工程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区合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秉承复兴中华、发达广西的办学宗旨,扎根八桂大地,服务西部振兴,面向东盟开放,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致力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学校办学条件良好,全校占地面积2.13万余亩,全校建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8.5亿元,图书馆藏资料丰富,纸质文献总量416万册,电子书刊366万册,电子期刊5.7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06个,为博士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于1998年获得国务院批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及博士学位授权点。目前拥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拥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广西一流建设学科12个。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广西大学风景如画,是做学问的好地方,欢迎广大优秀考生报考我校!

 

一、招生规模

2023年,我校拟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400名。其中招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约380名,专业型博士研究生约20名。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招生方式

我校2023年招收博士研究生采取三种方式:硕博连读、申请考核、直博(获得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三、分批招生及录取时间

我校2023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分两批次进行(直博招生已在国家推免系统完成)。

第一批:主要面向在校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方式报名,或往届毕业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方式报名。

报名及复试时间:202212月(具体时间安排请关注广西大学研究生院网页公告或询问招生学院);发布录取时间为20231月。

第二批:主要面向往届毕业研究生及应届毕业研究生以申请考核制方式报名。

报名及复试时间2023年3月-4月(具体时间安排请关注广西大学研究生院网页公告或询问招生学院);发布录取时间为2023年5月。

两批录取博士生报到时间均为20239月。

四、学习方式及学制

我校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原则上只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需调档),学校签署合作协议定向支持人才培养单位的考生可允许定向培养。

兽医专业博士研究生可招收全日制定向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定向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需按学校规定脱产在校学习1年以上,具体要求以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准。

我校博士研究生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直博生学制5年,学习年限4-6年。

五、招生专业及预计招生规模

(一)学术学位博士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预计招生人数

学院联系方式

020200

应用经济学

14

0771-3231052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25

0771-3271058

070100

数学

15

0771-3236217

070200

物理学

37

0771-3224560

070300

化学

17

0771-3232834

071000

生物学(生科院)

23

0771-3270361

071000

生物学(医学院)

9

0771-3387126

071000

生物学(海洋学院)

5

0771-3227855

071300

生态学

11

0771-3271248

080200

机械工程

20

0771-3234980

080800

电气工程

22

0771-3231080

081400

土木工程

35

0771-3236464

081500

水利工程

6

0771-3236464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26

0771-3232834

082200

轻工技术与工程

19

0771-3275164

090100

作物学

23

0771-3270813

090400

植物保护

9

0771-3270813

090500

畜牧学

12

0771-3236913

090600

兽医学

13

0771-3236913

120200

工商管理

7

0771-3232133

120400

公共管理

13

0771-3235695

 

(二)专业学位博士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预计招生人数

学院联系方式

095200

兽医

15

0771-3236913

 

六、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两个确立、 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遵纪守法。

:经过与申请博士学科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具有的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或从事与申请博士学科专业相关领域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拥有健康体魄和心理、健康生活习惯、具备积极乐观心态和抗挫折心理素质。

: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行端正,具有正确审美观,高尚情操、文明素质。

劳:具有良好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勤于动手。

(二)不同选拔方式的其他报考条件

1.直接攻博方

考生必须是已取得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综合成绩排名在本年级专业前列。

2.硕博连读方式

考生必须是本校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已完成硕士阶段规定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良、无考试不及格或重修记录。应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3.申请考核制方式

往届考生应具有硕士学位。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0周岁、授予硕士学位不超过5年(优秀的考生可适度放宽年限年龄要求,具体以学院细则要求为准)。且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应届考生应在20239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20235月尚未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结题考核的,取消申请资格。

七、报名方式及程序

硕博连读、申请考核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网上报名并缴纳报名费,逾期不予办理。广西大学2023级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博士分两批次选拔,考生报名时间分别在202212月和2023年3月。

(一)网上报名

1. 考生报名前应与意向导师联系,确认导师是否具有招生计划。报名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提交报名信息。首批次招生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126-22(第二批次招生报名通知将于2023年3月在广西大学研究生院博士招生栏目另行公告)。考生必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并认真核实,牢记网上报名号和密码。

2. 网上报名期间,考生报考信息确认提交后不能更改。

3. 网报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报名前或报名期间可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二)缴纳报名考试费

根据桂价费函〔2012568号文,硕博连读、申请考核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缴纳报名考试费每人240元。报考费采用网上交费的方式,支付报考费后,不予退款。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s://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部门、报考点和我校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三)报名材料提交

网上报名且缴费成功后,第一批次报名申请人须于20221222前将以下书面材料送至或邮寄到报考学院的研究生办公室:

1. 申请表格:《广西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申请及考核表》或《广西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申请表》(研究生院网页-业务表格下载);

2. 证件与证明:应届硕士考生提交身份证和硕士研究生证复印件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可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注册申请);往届硕士考生提交身份证、硕士学位证书及或硕士毕业证复印件;获境外学位考生,还需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认证证书复印件。

网上报名本科学历校验不通过的考生还需另外提交本科的《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3.成绩单: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单(应届生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公章,历届生加盖档案部门公章)。

4. 专家推荐书:两份《广西大学报考攻读博士研究生专家推荐书》(研究生院网页-业务表格下载)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级专家推荐,并加盖专家所在单位公章;校内专家则加盖专家所在部门公章。未加盖公章的推荐书无效。

5. 体格检查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入学体格检查相关表格并盖章。

6. 其他佐证材料:能反映申请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表现的材料,以及报考学院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7.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专门材料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须持《报考2023年少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备案,经审核同意,将加盖公章的《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与相关材料邮寄或送达招生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注:以上申请材料需按顺序提交,若申请材料不全,视为形式审查不通过,不予受理,提交材料不予退还。

八、报名材料审核

20221225前,招生学院对申请人的申报资格进行初审,确定考核名单,通知初审合格的考生参加综合考核。

九、综合考核

根据《广西大学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及各招生学院的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细则进行考察选拔。

十、录取

(一)复试成绩须达到70分(含)以上,报考的导师当年要有招生资格且有招生指标。

(二)报考同一导师按复试成绩排序,博士生导师根据招生指标依次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三)报考博士生导师招生名额已满时,未能录取的考生可向其他导师申请调剂。多名考生同时向同一位导师调剂时,根据导师意愿择优录取。

(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指标专用,单独排序。

(五) 应届硕士毕业考生入学时(20239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者,取消录取资格。

十一、学费及奖助学金

(一)学费

博士研究生在学制年限内按学年收取学费。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10000/·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学费标准:16000/·年。

注: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指调档到校、无用人单位人事聘任关系,且全程脱产在校学习),可享受我校博士研究生学费减免政策,免于缴纳学费。

(二)奖助学金

博士研究生根据国家、自治区及学校的相关政策,享有参加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评审并获得资助和奖励的权力。同时可根据承担导师助研岗位情况获得导师的助研劳务费资助权力,以及申请其他各类社会奖助学金的权利。

具体依据申请年度相应政策执行。

十二、其他事项

(一)招生学院须分别制订适合本学院实际情况的硕博连读、申请考核选拔博士生的招生办法,报名前公布在学院网站。

(二)我校学术型博士原则上只招收全日制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同时要求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全脱产学习,直至完成博士生学位论文。

(三)考生在报考前应主动与报考导师取得联系,博导的联系方式可登录广西大学主页教师信息网查询或查看博士招生专业目录中的导师个人信息。

(四)考生报名前请认真阅读我校招生简章及报考条件,仔细核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予参加考核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五)考生如被我校和外校同时录取,必须将有关情况在招生当年520日前主动告知我校研招办。如果上报教育部录取数据时发现考生被重复录取,我校有权自主选择,后果由考生负责。

(六)请考生及时留意广西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招生信息公告和报考学院的网页,也可通过电话咨询了解相关招生信息及考核实施细则等情况和进度。

(七)考生填报信息资料必须真实。对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考核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同时列入不诚信考生名单,五年内不接受其再报名,相关信息呈报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

(八)硕博连读研究生硕士培养阶段不做硕士学位论文,不颁发硕士毕业证书、不授硕士学位。

十三、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593

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邮编:530004

电话:0771-3232827

网址:http://www.gxu.edu.cn→招生就业研究生招生

 

                 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2022126

特别提醒:

1. 网上报名录入信息时请参照博士报名库表结构里的字段说明认真填写本人的所有信息(不得为空)。涉及本科毕业、学士学位、硕士毕业、硕士学位的单位名称、证书编号、毕业或授予学位年月必须如实填写,并与毕业证、学位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完全一致!

2. 注意所有证书编号不要误填为证书制作的流水号!

3. 涉及硕博连读生、全日制应届硕士生填写的学号必须与学生证(或研究生证)上一致。

硕博连读生网报注意:

1. KSLYM(考生来源码):须填12

2. KSFSM(考试方式码):须填23

3. XLM(学历码):须填3

4. XWM(学位码):须填4**

申请考核考生网报注意:

1. KSLYM(考生来源码):应届硕士生须填11;往届生填:如20313233等视本人具体情况选择;

2. KSFSM(考试方式码):须填99

3. XLM(学历码):须填2

4. XWM(学位码):须填3**3****

5. 本科、硕士阶段的学校代码名称、专业代码名称、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编号和获得时间等各字段内容不能留空。

广西大学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负责人联系方式


学院代码/学院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001公共管理学院

樊老师(学硕)

0771-3235695

275155236@qq.com

钟老师(专硕)

0771-3227339

44450180@qq.com

003法学院

黄老师

0771-3236212

fxy6212@126.com

004文学院

莫老师

0771-3236898

wxyyjsb@gxu.edu.cn

005外国语学院

黄老师

0771-3272212

wgyxyyb2022@163.com

006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李老师、周老师

0771-3236217

412478818@qq.com

007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谢老师

0771-3224560

wuliyjsb@126.com

008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罗老师

0771-3235707

luoxuemei1003@163.com

009林学院

陶老师

0771-3271248

lxyyjs@gxu.edu.cn

010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覃老师

0771-3236464

tmyb6464@163.com

011机械工程学院

杨老师、李老师

0771-3234980

xdjx3234980@163.com

012电气工程学院

韦老师

0771-3231080

dqyb31080@163.com

013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胡老师

0771-3233035

gxujsjyjs@163.com

014化学化工学院

陈老师

0771-3232834

hyyjsb@qq.com

015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

覃老师

0771-3234560

zhcyjs@gxu.edu.cn

016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

罗老师

0771-3275164

qgyzb126@163.com

017农学院

段老师、谭老师、刘老师

0771-3270813

nxyyanban@163.com

018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邓老师、王老师

0771-3236913

dkyyjs@163.com

020马克思主义学院

廖老师

0771-3271058

1120336075@qq.com

021新闻传播学院

王老师

0771-3229833

xwcbyb@163.com

024艺术学院

鲁老师、卢老师

0771-3272170

ysxyyjs@gxu.edu.cn

025体育学院

卢老师

0771-3272093

gxdxtyxy025@163.com

027海洋学院

樊老师

0771-3227855

hyxygxu@163.com

028医学院

伍老师

0771-3387126

wujuan@gxu.edu.cn

029工商管理学院

李老师(学硕)

0771-3236944/3299887

gsyjsgl@gxu.edu.cn

蓝老师(MTA/MPAcc

0771-3236944

gsyjszs@gxu.edu.cn

毛老师(MBA 

0771-3299887

gxumba@gxu.edu.cn

黄老师(EMBA

0771-3225116

gxuemba@gxu.edu.cn

030经济学院

黄老师(学硕)

0771-3231052

16288940@qq.com

王老师(专硕)

562168357@qq.com

 

广西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广西大学创建于1928年,是广西唯一“211工程”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区合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秉承“复兴中华 发达广西”办学宗旨,扎根八桂大地,服务西部振兴,面向东盟开放,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为导向,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致力高层次领军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学校拥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拥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广西一流建设学科12个。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占地面积2.14万亩,办学条件良好,全校建有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教学科研设备总值28.5亿元。图书馆藏资料丰富,纸质文献总量416万册,电子书刊366万册,电子期刊5.7万种,中外文数据库206个,为研究生求学和创新探索提供坚实的基础。

广西大学坐落在绿城南宁市的城市核心圈,校园风景如画,是学习生活的好地方,欢迎广大优秀考生报考我校!

一、招生规模

广西大学2024年预计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660名,其中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4760名,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900名。各学科专业招生人数见附表。本简章中各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仅为考生提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的2024年招生计划为准。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

我校将依据教育部相关文件政策,开展“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工作,预计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5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20人。此两项计划单列招生,根据各学科专业报考上线情况在校内统筹安排,实际名额以教育部下达专项指标为准。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的本科毕业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学科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学校同意,并能出具所在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需符合下列条件要求: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高级工商管理硕士(125100 EMBA )报考条件请参看我校工商管理学院招生简章。

(三)凡按规定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专业类别(含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所有申请报考我校的推免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

三、学费标准

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5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3~5年。MBA工商管理硕士(含EMBA),学制为2年,学习年限为2~5年。
   上述学习年限含休学及保留学籍时间。保留入学资格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各学科专业按年缴纳学费,缴纳次数为学制年数。具体学费标准如下:

1.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学费标准:8000/生•学年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费标准

3.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费标准

注:以上收费标准仅供参考,2024年实际收费标准若有变化,最终以物价局审批的收费标准为准。

四、奖励与资助

学校构建了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以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研究生奖助体系,具体奖励范围等详尽事宜参见国家及我校相关政策文件。

学制年限内的全日制研究生可享受的奖励或资助项目包括:

1.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6000/年。

2.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奖比例和等级可参考: 一等,20%8000元;二等,20%5000元;三等,40%3000元。实际以评审当年国家和学校的相关文件执行。

3.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有获得国家奖学金的机会,奖励标准为20000/生。

4. 研究生可通过承担导师助研,或承担本科课程助教等方式获得助研和助教酬劳。
 5. 其它各类社会奖助学金。

五、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确认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一)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108日至10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924日至9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 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部门、报考点和我校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报名时的个人主要信息按国家要求必须与入学后的与研究生学籍、毕业及学位信息保持一致。

3.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

4.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部门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时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6.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我校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8.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我校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我校研招办联系。

9.“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具体报名要求等相关事项请参照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文件政策。

10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报考成功后至入学期间,不得修改姓名及身份证等信息。

(二)网上确认

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部门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六、初试

(一)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和时间

初试时间: 202312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25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三)初试科目安排

1223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

1223日下午  外国语

1224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24日下午  业务课二

1225日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

七、复试

复试前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1. 复试时间:20243月或4月,具体时间以我校研究生院网上通知为准。

2. 复试地点:广西大学各招生学院。

3. 考生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我校招生专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应体检要求。

4. 分数要求:教育部按照一区、二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我校属二区,执行二区分数线。

注:我校将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我校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含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以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

八、调剂

非我校第一志愿报考考生如需调剂我校,可待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调剂办法、调剂指标等信息。相关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将按教育部有关政策确定并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九、录取

我校将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省级高等学校招生部门的相关规定,根据我校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我校一志愿报考考生如达到我校复试线,则第一批组织复试,复试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的,优先录取。

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非定向就业考生须将个人人事档案调到我校。

九、其他

1. 全日制研究生的住宿由我校统一安排,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住宿我校不做统一安排。

2. 我校仅在大学东路100号校园进行研究生的教学培养工作。

3. 我校不提供往年专业课考试试题,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

4. 考生在报名、考试(含初试、复试)、录取等各阶段,应注意浏览我校研究生院网页,我校会将各类有关招生信息及时、详尽地在网页上公布。

5.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士兵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我校面向所有专业招生,招生具体情况和要求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工作的硕士招生栏目了解。

6.  2024年广西大学各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见2024年硕士招生专业目录。

十、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530004;  

电话:0771-32312433232827              

网址:http://yjsc.gxu.edu.cn/index.htm

广西大学2023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欢迎全国各大院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2023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欢迎报考我校直博生!

为使我校2023年招收推免生工作有序、规范进行,现将有关具体事宜做如下说明:

一、申请基本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和我校规定的体检合格标准。

(三)必须是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本科期间学习成绩优秀,被推荐高校列入推免生名单。

(四)在本科阶段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或取得科研成果,或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等具有被推荐高校认定的特殊学术专长的,可优先考虑。

(五)在本科学习期间未受过任何行政处罚或处分。

(六)申请推荐免试攻读我校博士学位研究生还需达到我校直博生的申请条件,直博生的审核认定以学院规定为准。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同学均可申请到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直博生),凡按规定可接受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的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均可接收推免生。非全日制专业不接受推免生。


二、资助与奖励政策

(一)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6000/年,博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年13000/年。
    
(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按等级、获奖比例、奖励标准分别为一等,20%8000元;二等,20%5000元;三等,40%3000元。

博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按等级、获奖比例、奖励标准分别为一等,20%15000元;二等,30%10000元;三等,50%5000元。

(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硕士研究生标准为20000/年,博士研究生标准为30000/年。
    
 (四)研究生可通过助研、助教等方式获得劳务收入。
    
 (五)其它各类社会奖助学金。

(六)直博生为非定向就业,学费由学校代缴。


三、学费标准

各专业学费具体见下表:

(一)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学费:8000/.学年。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费

专业代码

专业类别

学费(元/.学年)

025100

金融

14950

025400

国际商务

13000

025500

保险

13000

035100

法律

13000

045200

体育

13000

045300

汉语国际教育

13000

055100

翻译

14950

055200

新闻与传播

13000

085400

电子信息

13000

085500

机械

13000

085600

材料与化工

13000

085700

资源与环境

13000

085800

能源动力

13000

085900

土木水利

13000

086000

生物与医药

13000

095100

农业

13000

095200

兽医

13000

095300

风景园林

13000

095400

林业

13000

105500

药学

13000

135100

艺术

14950

以上收费标准仅供参考,2023年实际收费标准若有变化,最终以物价局审批的收费标准为准。

四、推荐免试硕士生申请材料

申请广西大学2023年推荐免试生的学生,需向我校提供以下申请材料:

(一)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各一份;

(二)国家级外语考试成绩或合格证书复印件一份;

(三)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的本科学习成绩单一份(原件);

(四)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或获奖证书者,需提供复印件一份;

(五)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体检表;

(六)政审表(可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专区下载);

(七)《广西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申请表》(可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专区下载);

材料整理及提交方式:所提供材料均采用A4纸大小(成绩单可按所在学校格式),申请材料均需在复试前递交所申请学院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人员,一经收到,不再退还。


五、接收工作安排

(一)申请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教育部“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对我校相关专业提出申请;

(二)我校分批次审核申请信息,本着先申请先审核的原则,择优选拔,额满为止,并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符合条件的考生发复试通知。

(三)复试录取基本要求

复试考察学生德、智、体、能、勤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着重考察学生科研创新潜力,对学科的认识、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考生知识背景等。 各学院要对有学术专长的推免生有审核 、认定办法。我校基本要求如下:
    
 1、申请者的成绩应达到我校相关学院要求;
    
 2、因学术专长获得推免资格的申请人,应将额外加分进入推免名单的项目告知学院;

3、学院须由至少5人以上的综合评定小组对学术专长加分项进行核定,作为是否符合学院接收推免生的加分条件;
   
  4、学院接收学术专长推免生,要将加分项列出 ,单独报告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各学院根据申请学生情况及时遴选,发送复试通知,组织复试,具体复试时间由学院自定,所有复试工作在202210月完成。

(四)凡通过复试,被我校接收的考生,由学校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发布待录取通知,考生收到待录取通知后,须在24小时内通过“推免服务系统”确认录取,否则视为放弃。

(五)凡被我校拟录取的推免生名单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考生对公示名单如有疑问,可向我校研招办或是纪委办公室投诉或举报。


六、其他说明

(一)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研究生)学制5年,学习年限4-6年。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5年。
    
上述学习年限含休学及保留学籍时间。保留入学资格时间不计入学习年限。

(二)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三)2023年度广西大学推免生招收名额预计为760名,其中含直博生名额63名。学校将以重大利好政策配合招生,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四)申请人必须保证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内容不真实或不准确,我校将取消录取资格。

(五)招生信息请考生及时到广西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站了解。

(六)咨询及申诉渠道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 0771-32312433232827


广西大学研究生院



国际标准化组织“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ISO/TC 71委员会”)第28届全体会议在广西南宁顺利召开。这是ISO/TC 71委员会自1949年成立以来首次在中国内地举办全体会议。本届会议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办,广西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筑工程)承办,广西大学省部共建特色金属材料与组合结构全寿命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研究院、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和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协办。ISO/TC 71委员会主席顾问组(CAG)委员,委员会第二工作组(WG 2)召集人,广西大学韩林海教授担任会议组委会主席。ISO/TC 71委员会第二工作组(WG 2)秘书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侯川川博士担任组委会秘书长。

会议开幕式于11月27日上午进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乃学,ISO/TC 71委员会主席、日本工程院院士Tamon Ueda教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同志到会致辞。ISO/TC 71委员会分委会成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相关人员出席会议。韩林海主持开幕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乃学致辞。

ISO/TC 71委员会主席、日本工程院院士Tamon Ueda教授致辞。

开幕式后,韩国韩京国立大学Donguk Choi教授、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发光秘书长、日本埼玉大学Shingo Asamoto博士和韩林海教授分别做特邀学术报告。

ISO/TC 71委员会研讨会现场。

11月27日下午至29日下午,ISO/TC 71委员会主席顾问组(CAG)与分委会(SC 1、SC 5、SC 6、SC 7、SC 8)以及第一工作组(WG 1)、第一特设小组(AHG 1)和第四分委会第一工作组(SC 4/WG 1)分别召开会议,对相应分委会/小组的工作议程进行报告和审议。

11月30日下午,ISO/TC 71委员会全体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委员会及其分委会和小组的主席/召集人和经理/秘书长、委员会与其他技术委员会联络处负责人等做工作报告,全体会议对委员会相关议题进行讨论和表决,并形成会议决议。

ISO/TC 71委员会全会现场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会议的组织工作获得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认为会议对促进ISO/TC 71委员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启发委员会未来发展方向等起到积极作用。

会议期间,部分与会人员到平陆运河青年枢纽项目现场进行技术参观。

ISO/TC 71委员会于1949年成立,秘书处现设于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委员会现有30个成员国和63个观察员国(地区),下设7个分委会(SC)、2个工作组(WG)、1个特设小组(AHG)和1个主席顾问组(CAG)。

选择样式

选择布局
选择颜色
选择背景
选择背景